天空的繪製方法-配合天氣和時段描繪天空的各種變化-
晴天、雨天、掛著一輪明月的夜空、拂曉和黃昏,這篇教學將介紹如何繪製充滿魅力和說服力的天空,漫畫家Ann Maulina會詳細解說如何配合時段選適當的色調,以及能營造景深的雲朵繪製方法。
晴朗的天空
只要調整雲朵的份量,就能輕鬆區分繪製晴天、陰天和雨天的天空。
用中等濃度的藍色填滿天空,並在上方追加較暗、下方追加較亮的兩色漸層。
這時請別忘記變更色相喔!
為了幫助理解變更色彩間色相的重要性,請參考之前的配色指南教學。
這樣一來!你的天空看來就會是清澈的晴天了!(☉∀☉)
為了畫出晴天的圖,我會加上一些雲朵,雖然這和實際的天空並不一定相同。
如果想配出漂亮的補色,可以選擇用非常淡的黃色繪製雲朵,而不是白色。
再稍微加上一些積雲(蓬鬆的雲),繪製成晴朗的天空。
▼動畫GIF
繪製蓬鬆的雲朵時,我會使用密集的球形當作參考線。
雲朵有各式各樣的形狀。在強風吹拂的日子裡,浮雲會呈現模糊的現狀,而不是球形的集合體。
天空的視角
幫天空繪製雲朵時,請留意遠近法。
因為雲會分布在天空上,如果沒有使用遠近法,天空看來就會很平坦、缺乏景深。
下面是能幫助大家用遠近法配置雲朵的做法。
- 在畫布上繪製散布的雲朵。
- 配合透視調整畫布。
- 參考變形後的底稿繪製雲朵。
下雨的天空
陰天、雨天的天空大部分都會被雲朵覆蓋,所以景色會顯得比較暗。可以調降圖像的彩度和明度,以相對安定的顏色來繪製基底。
為了營造出更好的效果,建議大家分別調整圖像中物件和背景的彩度、明度。
如果一併調整所有圖層的話,漸層和對比度可能會消失不見,而如果分別調整彩度和明度,圖像雖然會變暗,但還是能維持一定程度的漸層變化和對比。
從地面抬頭望去時,看到的幾乎都是雲的底部,光線會稍微從雲朵的縫隙間透出。
為了繪製這種陰暗的天空,首先要使用混濁的黃色塗滿畫布。要留下幾個空洞,讓人能從雲朵之間看見天空。
接下來要選擇幾層雲朵(範例中我選擇了四層),把它們區分到另一個圖層上。
追加這些雲層的目的是為了讓光線能比較輕鬆地從它們之間照射出去。另外,分離幾朵雲還可以確認不同的底面究竟屬於哪一朵。
依照上面的選擇範圍畫細每一層雲朵。
這個部分不需要畫得太詳細,所以遠處的雲可以全部畫在同一個圖層上。
▼動畫GIF
星空和月光
一開始,我先會用兩種暗色的漸層填滿畫布。
追加星體散布的亮點。在這個步驟裡我使用的是CLIP STUDIO PAINT的[噴槍]工具→[噴霧]筆刷。
在較大點的遠處追加一些偏小的星點。
追加幾朵雲。因為想要以星空為重,我沒有畫上太多雲朵。
夜晚的雲幾乎看不見,所以選擇的是和天空顏色非常相近的色彩。
雖然能在這裡結束繪製的步驟,但也可以利用陰暗的雲朵,讓天空看來更明亮。
如果是有明亮月光的夜晚,就需要幫雲朵追加較亮的顏色。
▼動畫GIF
拂曉和黃昏的天空
拂曉和黃昏的景色有什麼不同?
如果不提黃昏時太陽在西邊、拂曉時太陽在東邊這點,在用相機拍攝的照片中,拂曉和黃昏看來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但我們本身的眼睛狀態會影響認知天空的方法。
在破曉時,因為眼睛已經習慣了周圍黑暗的環境,所以拂曉的天空看來會比實際的樣子還要明亮。
而在這之間,因為下午(傍晚)時我們的眼睛會開始感到疲勞,同時也已經習慣明亮的景色,所以黃昏的天空看來會比原本更暗。
這就像是晴天時走出室外再進到房間裡,在我們的眼睛調整到適應環境之前,室內看來會很暗。
配合這些資訊,在繪製黎明時我通常會使用較柔和、舒適的顏色,而黃昏則選擇相對銳利且高對比度的色彩。這樣一來,只要看到圖像就能區別拂曉和黃昏的天空。
那麼接下來要開始介紹製作拂曉、黃昏天空的步驟。
因為使用的做法相同,所以我只會說明一次。這兩種風景只要調整光源和配色就能進行變更。
天空我使用了安定的紫色,製作出用紅和黃搭配起來會很漂亮的配色。
我要在這邊追加兩種漸層,第一層是橘色,第二層則是黃色,根據太陽的位置配置漸層。
我在拂曉和黃昏的天空上繪製了高度差異較大的兩層雲朵。
這樣就能營造出因光源產生的漂亮景深。
光線會直接照射在高層雲朵的底部,低處的雲朵則能形成逆光效果。
畫細下方的雲朵,增添份量感。
因為高處的雲距離較遠,所以不用畫得太細,只要補上一定程度的漸層就行了。
▼動畫GIF
總結
請多多使用參考資料!盡量避免只憑自己的記憶繪製。
天空呈現的模樣會因為太陽和月亮的位置、天氣、高度、場所而發生變化,這篇教學中展示的只是多樣化天空中的其中一種而已。
關於作者Ann Maulina
Ann Maulina是出身於印度尼西亞的漫畫家。他的漫畫作品有Raruurien (www.raruurien.com)和Varunair,不時會作為自由接案的遊戲概念藝術家參與製作。他擁有視覺傳達設計的學士學位,在藝術創作和設計企劃領域有著卓越的表現。同時也非常享受於探索充滿生命力又和諧的顏色並創造作品。點擊下方的連結可以欣賞他的作品:
想多認識概念藝術,或是概念藝術家呢?
前往了解吧!